Q1. 请问您所从事的职业是什么?(单选题)
Q2. 请问您婚姻状况?(单选题)
Q3. 您的姓名:(填空题)
Q4. 1.(2019·新课标全国卷Ⅰ)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丹顶鹤象征着圣洁、高贵,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,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。现在,“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”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,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、喜爱鹤、保护鹤。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(单选题)(分值:(单选题)
A.①②
B.①③
C.②④
D.③④
Q5. 2.(2019·北京卷)登滕王阁,看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;游西湖,感受“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”。纵情山水之间,品味诗词之美,“跟着诗词去旅行”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。对此认识正确的是(单选题)(分值:(单选题)
A.游历大好河山,感受诗词魅力,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
B.以文塑旅,以旅彰文,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
C.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
D.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
Q6. 3(2019·北京卷)清扫街巷、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,果蔬种植、木工制作、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,“医生”“博物馆讲解员”等职业体验……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,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。开展劳动教育,旨在引导学生①了解社会,提高实践能力,实现全面发展②提高劳动技能,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③树立职业平等观,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④树立正确价值观,崇尚劳动,尊重劳动者(单选题)(分值:(单选题)
A.①②
B.①④
C.②③
D.③④
Q7. 4(2019·江苏卷)“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?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……”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,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。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,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。材料说明(单选题)(分值:(单选题)
A.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
B.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
C.人们在实践中创造、发展并享用文化
D.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
Q8. 5(2018·新课标全国卷Ⅰ)2018年2月发布的《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》显示: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,汉语拼音“中为洋用”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。“春节”“气功”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,“高铁”“支付宝”“网购”等新兴词汇、“中国梦”“一带一路”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。这说明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(单选题)(分值:4分) (单选题)
A.①②
B.①③
C.②④
D.③④
Q9. 6(2018·新课标全国卷Ⅱ)2017年3月,中国自主原创、主导制定的手机(移动终端)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。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,在“互联网+文化”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、并跑向领跑的跨越。这一成就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,增强文化自信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“互联网+文化”领域的话语主导权(单选题)(分值:(单选题)
A.①②
B.①④
C.②③
D.③④
Q10. 7(2018·新课标全国卷Ⅲ)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,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。这表明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、政治、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(单选题)(分值:(单选题)
A.①②
B.①③
C.②④
D.③④
Q11. 2018·天津卷)近期,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《信中国》在“央视”热播。节目中,一位位“信使”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,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。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,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,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。由此可见(单选题)(分值:(单选题)
A.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
B.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、政治决定
C.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
D.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
Q12. 9.(2018·江苏卷)有调查显示,许多来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。当被问及原因时,他们表示,不仅在于中国的“生活便利”和“人民友好”,还在于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“归属感”。有两位外国歌手还根据自己行走中国的体验,创作了歌曲《I'm going to China》并走红网络。由此可见(单选题)(分值:(单选题)
A.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
B.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
C.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
D.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
Q13. 10(2017·新课标全国卷Ⅱ)近年来,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“阿芙乐尔”号巡洋舰、斯莫尔尼宫、列宁墓等,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。同时,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。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(单选题)(分值:(单选题)
A.①②
B.①④
C.②③
D.③④
Q14. 11,(2017·江苏卷)2016 年11月30日,我国的“二十四节气”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。对此有人认为,“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,意义不大”。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,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(单选题)(分值:(单选题)
A.文化平等 文化差异 文化交融
B.文化影响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
C.文化借鉴 文化包容 文化繁荣
D.文化传播 文化市场 文化自觉
Q15. (18浙江4月高考选考)2017年,全国电影总票房收入559.11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45%;城市院线观影16.2亿人次,比上年增长18.08%;票房过亿元的国产电影51部,比上年增长18.6%,其中《战狼Ⅱ》创造了56.82亿元票房新纪录。我国电影业的不断发展从一个侧面表明( )①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②文化产业已是我国的支柱产业③文化创造的活力持续迸发④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保障(单选题)(分值:(单选题)
A.①②
B.③④
C.①③
D.②④
Q16. 歌唱家李谷一始终将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改革开放进程紧紧相连,用歌声见证改革开放的豪迈壮举,用作品抒发祖国的豪情、民族的豪迈、人民的心声。演唱歌曲近800首《乡恋》被誉为“改革开放后第一首流行歌曲”,《难忘今宵》给千万个中国家庭送去欢乐和祝福,《我和我的祖国》倾诉了对祖国的真情挚爱。这说明( )①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亦步亦趋的②社会变化必然推动文化的发展③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社会发展进程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(单选题)(分值:(单选题)
A.①②
B.①③
C.②④
D.③④
Q17. 您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?(请您具体说明)(填空题)